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论坛 > 案例故事

一枚缺失图章背后的猫腻

来源: bet 365--亚洲版官网 发布时间:2018-05-29 字体:[ ]

某博物馆智能化工程,通过政府采购,由A公司中标施工,中标价约500万元。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编制了竣工结算,经建设单位内审后,送达审计机关进行决算审计。审计中,一枚“缺失的图章”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

异常顺利的审计过程,让审计人员“颇感不适”

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程序,查阅了施工及竣工图纸、工程量计算书、计价文件等结算资料,到现场实地查看施工情况、清点设备数量、核对规格型号,并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变更通知单及相关的法规、定额等,指出了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予以纠正,双方亦表示认可。至此,正常的审计程序均已履行结束,似乎可以形成审计结论了。然而,审计中施工单位超乎寻常的配合让细心的审计人员总觉得似乎有什么问题被遗漏了。

通常情况下,与施工单位的核对、交流都是工程审计中最艰苦的拉锯过程,甚至仅仅为某一个几万元争议事项的处理,都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个项目却异常顺利,施工单位甚至对审计人员提出的意见均无异议,这一“反常情况”反而让审计人员颇感“不适”。

 “这也许就是我们的职业病犯了吧!” 审计人员自嘲。尽管自嘲,但既然产生了疑问,那就得有个“交代”。轻易放过,那不是审计人的作风。

标志投标书“身份”的图章哪里去了?

为平复这份“不适”,审计人员又重新审阅了所有送审资料。这一次审阅,投标书封面上的一个小小细节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通常投标书除了有正本外,还有副本若干,主要用于评标时每位评委审阅及项目竣工后各参建方存档、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竣工决算审计等,封面上应加盖代表“正本”“副本”的方形图章,以示区别。这份表面上装订整齐还加盖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公章的投标书,貌似要素齐备,手续完整,却没有这枚“副本”方形图章。这到底是投标时疏忽了,还是有意为之?这缺失的图章背后,到底又隐藏了怎样的真相?

带着疑问,审计人员询问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施工单位人员解释称,由于所有的副本都用于相关部门存档、备案了,所以送审资料中的这套投标书由原投标书电子档重新打印装订并加盖了双方的公章。建设单位也对此予以了证实。

这番言辞倒也合理,但向来谨慎、细致的审计人员,没有停下追问的脚步。

投标书居然还有升级版!

为了弄清副本图章缺失的真正原因,审计人员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已存档的投标书副本,并将两套投标书进行了逐项对比,果然有了重大发现。

尽管两套投标书的装订顺序、基本内容组成、排版格式等完全相同,投标总价也分毫不差,但仔细对比其中的明细,却发现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竟然有多处不一致!也就是说,施工单位所谓“重新打印”的投标书,并未如他们所说是原投标书的“翻印版”,而是被人为篡改后的“升级版”,既改变了其中某些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又保持了总价不变。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煞费苦心地东拼西凑呢?

施工单位的如意算盘

有所动必有所图。审计人员再次翻阅了所有送审资料,发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根据实际使用功能的变化对原设计作了相应变更,其中通讯路由器、电动两通调节阀、电动蝶阀等内容被取消的同时相应增加了其他设备。但这些原本应根据合同约定的结算条款,按照投标报价中的相应价格予以扣除的正常变更内容,却出现在了“升级版”投标书中,且被篡改了单价。

原来,施工单位重新炮制一份投标书,就是想通过彼长此消的手段,即:调低未实施内容的单价、调高其他已实施工程的费用,保持投标总价不变,意在少扣除取消内容的费用,从而达到获取不当得利的目的。至此,施工单位的“良苦用心”昭然若揭。

从审这么多年,见过伪造变更、签证及虚报隐蔽工程量等弄虚作假行为,但敢于在已经政府采购程序确认、具有法律效力的投标书上做文章,如此有“创意”的行为还是审计人员第一次遇见!

岂能只对造价水分一挤了之?

审计组经讨论后认为,施工单位篡改投标书的直接后果虽然只是虚增了工程造价,但与工程量计算错误、定额套用不准确、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偏差等原因造成的高估冒算不同,篡改具有法律效力的投标文件,属于恶意弄虚作假行为,手段隐蔽,性质及其恶劣。

因此,除对涉及的近30万元的费用责成建设单位予以核减外,审计组还根据《政府采购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上述情况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同时要求建设单位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结算资料的审核、把关,坚决杜绝送审资料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对于此次疏于监管的失职行为,要高度重视,加强反省,举一反三,对于设计变更部分的计价,要有相应的制约措施,堵死施工单位获取不当得利的漏洞。

试想,如果该工程合同条款中,对变更内容的计价,除了遵循“参照原投标报价进行相应调整”的基本原则外,再增加一些限制性条款,那么,即便施工单位绞尽脑汁想出如此歪门邪道,其浑水摸鱼的企图的也难以得逞。

启示

本案例源于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异乎寻常的顺利多问了一个“为什么”。对任何项目,我们都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多给自己设置一些疑问,多一点深挖细剖的精神。尽管审计对象及与之相关的单位中不乏头脑“聪明”之人,可即便其方法层出不穷,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智者千虑尚有一失,何况耍小聪明的“智者”呢?对此,只要审计人员有强烈的责任心,并且足够细致、耐心、严谨,那些自作聪明的伎俩,终将逃不过审计人的慧眼。

 bet 365--亚洲版官网  董波